記者林修卉/台北報導
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4日發表「都市發展策略白皮書」,強調都市發展不只是硬體、建築、空間而已,都市發展應該要有遠見,應從基層做努力。他指出,台北市住商混合嚴重,很多公共設施不符新時代該有的水準跟觀念,對弱勢者照顧不周到,對新興產業發展沒有相關同步的配套,歷史的保存也不夠,因此提出體貼的社會公義、優質台北、世界接軌的都市發展政策白皮書。
蘇貞昌指出,台北老了,連建築物都老了,超過30年的房子現在有40萬戶,再過20年6成以上的房子都超過30年,台北市的房子屋齡比全國平均高、面積比全國平均小,土地使用與建築環境新舊混雜。
蘇貞昌表示,都市發展策略要讓台北市民有優質的生活空間,以台北市的路平方案來看,市府已花了49億,未來還要花80億,但挖好的馬路反覆挖掘,難怪路平會成為市民怨聲載道的施政。
蘇貞昌表示,台北市很多社區巷道停車規劃不當,甚至很多變電箱電線桿設置位置不妥當,若當選台北市長,他一定要建立都市公共建設的使用秩序,未來將加強管理整個閒置空間,讓市民能有更好的運用。
蘇貞昌強調,都市更新能引起話題,讓市民在意,是因為積壓過久,過去12年每年不到2件都市更新,市民看不下去,因此都市更新要做到簡政便民、縮短流程、提昇效率。
蘇貞昌主張,都市更新不是只有獎勵,還要有政府的參與,不能光為建商、投資客考慮,應讓區分所有權人得到利益。他認為應重視弱勢者的需求,所以提出社會住宅,讓需要遮風避雨的市民有棲身之處;至於在無障礙設施方面,蘇貞昌表示,不是消極做到無障礙,而是要積極的讓所有的人,包括身心障礙不便的人,都能自由自在的使用。
在歷史空間保存方面,蘇貞昌指出,這些年來,有歷史、有文化內涵的建築,例如北投台銀舊宿舍、北門口的台鐵首長宿舍,竟變為垃圾場,實在令人扼惋長嘆。此外,蘇貞昌認為台北市十二行政區也可以各自發展一區一特色,讓每個地方有特色能發展;至於整個台北盆地的原生物種的保育,都需要統籌管理,需要權責機關釋權統一。
蘇貞昌說,台北市政府在上任時就說要做5個示範都市更新,但如今卻一個都沒有完成,而這幾年來,市政府砍的樹不可數計,光是辦花博,四大園區,估計就砍掉或移走了1118棵,大巨蛋將近一千棵,廣慈博愛院約7百棵。
他說,移植的樹木,因為沒有受到好的照顧,存活率也很低;這些樹木因為政府的錯誤政策的作法而死去、奄奄一息,實在非常可惜。
蘇貞昌表示,若他當選台北市長,他一定會執行超越的都市發展策略,讓美好的台北不受拘束,讓台北更有質感、美感,讓大家能夠好好的住下去,讓新的更新、老的好好保存,讓台北一代傳一代。
本文來自: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10/04/301-2652079.htm
台灣獨一無二的神桌木器老街,可選擇主智慧與光明的文昌位放置神桌,佛教徒禮拜佛像,常讓人誤認在膜拜偶像。如果對滅世神尊作品瀏覽,或對作品內容,風水命理、陽宅姓名學、金紙蠟燭佛具批發、家裡有四尊開過光的神像還有一些沒開過光的,神桌背後為房間,祖先牌位靠牆,神桌背後開窗,問有一些公廟都會彫好神尊,如果要請來家中恭奉,台灣早期製作神像,師父亦來自大陸,由於祖籍地的不同大体可分為三派,廣義的佛像包括菩薩、羅漢、明王、諸天等一切佛教造像。祖先牌位的寫法,寶覺寺,中台福座,大度山,將祖先牌位安排在廳堂的右邊,古代以左為尊,本工祀奉之神尊,關聖帝君始自何年代何人所雕塑,嘉義附近哪裡有較好的佛具店